联系人:袁芹芹
电 话:029-88623459
邮 箱:1091281059@qq.com
地 址:陕西省西安市
|
从选考内容《极坐标与参数方程》谈数学复习策略 从选考内容《极坐标与参数方程》谈数学复习策略 目前我国高考地域不公平现象比较凸显,分省命题加重了高考不公平。较为理想的高考形式,仍应是全国统一命题,但要提高命题的针对性,关注教育的差异性,鼓励学生发展专长,以促进有潜质学生的发展,为他们进入高校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,高考应该逐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导向性。 针对国家逐步收回高考考试自主命题权,数学教学应如何应对?在复习备考中还需作哪些细微的改变?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近五年高考选考内容《极坐标与参数方程》试题分析研究,明确提出所涉及的基本考点和应试策略,为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。 1 新课程近五年高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试题考点分析 考点1:理解参数方程是以参变量为中介表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的方程,是同一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又一种表现形式,掌握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. 例1[2014·新课标全国卷Ⅰ] 已知曲线C:4+9=1,直线l:y=2-2t(t为参数). (1)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,直线l的普通方程; (2)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°的直线,交l于点A,求|PA|的最大值与最小值. 解析:(1)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y=3sin θ(θ为参数), 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+y-6=0. (2)曲线C上任意一点P(2cos θ,3sin θ)到l的距离 d=5|4cos θ+3sin θ-6|, 则|PA|=sin 30° =5|5sin(θ+α)-6|, 其中α为锐角,且tanα=3. 当sin(θ+α)=-1时,|PA|取得最大值,最大值为5. 当sin(θ+α)=1时,|PA|取得最小值,最小值为5. 说明: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,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,三角恒等变形等,属于中等难度。 考点2:理解极坐标方程是以极径、极角为变量的方程,掌握极点在原点,极轴在 例2( 2012年新课标卷)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式 (Ⅰ)求点A,B,C,D的直角坐标; 解析:(Ⅰ)点A,B,C,D的极坐标分别为(2, 点A,B,C,D的直角坐标分别为(1,
考点3:掌握极坐标方程中 例3 (2011年新课标卷)在直角坐标系xoy中,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(Ⅰ)求C2的方程; (Ⅱ)在以O为极点,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,射线 解析:(Ⅰ)设P(x,y),M(x0,y0),则由条件 (Ⅱ)由曲线C1的参数方程 射线 射线 根据极径 考点4:会根据曲线的极坐标方程,求出曲线的参数方程. 例4 (2014新课标卷)在直角坐标系xOy中,以坐标原点为极点,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,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=2cos θ,θ∈2. (1)求C的参数方程; (2)设点D在C上,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:y=x+2垂直,根据(1)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,确定D的坐标. 解析:(1)C的普通方程为(x-1)2+y2=1(0≤y≤1). 可得C的参数方程为 y=sin t,(t为参数,0≤t≤π). (2)设D(1+cos t,sin t).由(1)知C是以G(1,0)为圆心,1为半径的上半圆.因为C在点D处的切线与l垂直,所以直线GD与l的斜率相同,tan t=,t=3. 故D的直角坐标为3,即3. 说明: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,直角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,圆的标准方程,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等,属于中等难度。 考点5:掌握根据曲线的参数方程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的方法. 例5(2013年新课标卷)已知动点 (Ⅰ)求 (Ⅱ)将 解析:(Ⅰ)依题意有P(2cos 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(Ⅱ) 说明:本题考查中点坐标公示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,属于中等难度。 考点6:掌握根据所给曲线的参数方程、极坐标方程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,从而判断曲线类型的方法. 例6 (2010年新课标卷)已知直线C1 (Ⅰ)当 (Ⅱ)过坐标原点O做C1的垂线,垂足为A,P为OA中点,当 解析:(Ⅰ)因为直线C1: 联立方程组 (Ⅱ)由(Ⅰ)C1的普通方程为 即 联立方程组 P为OA的中点,故当 由 两式平方相加得,P点轨迹的普通方程为 故P点轨迹是圆心为( 2 复习策略 根据新课改近五年的全国卷试题分析,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作为选考内容中的解答题,命题形式符合新课改要求,命题的难易程度基本维持在中等水平,既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又未增加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,对高考改革方案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,达到高考改革适应新课程改革。 2.1 理解和掌握以上6个基本考点的内容,是解决好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问题的关键. 2.2 由于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解析几何初步、平面向量、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和进一步深化,所以必须掌握好与以上内容相关的知识点. 如辅助角公式: 2.3 新课标高考卷是在第(22)、(23)、(24)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,如果学生掌握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,则选择“极坐标与参数方程”,比较容易得满分,同时,由于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近五年考题的难易程度都差不多,因而预计2015年的考题的难易程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。 总之,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,注意在复习过程中把握方法: 1.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过程中,要保持化简过程的同解变形,避免改变变量x,y的取值范围而造成错误;
|